全球涉及OID的标准化组织:ISO/IEC、ITU、HL7、IHE、DICOIM、ICH、W3C等
全球使用OID涉及医疗的企业:微软、华为、中兴、苹果、谷歌、亚马逊、索尼、GE、西门子、飞利浦、强生、辉瑞、迈瑞、联影、GS1、泰尔茂、思科等
我国研制OID相关标准的政府部门包括:中办、国办、工信部、农业部、商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人社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林草局、密码局、气象局、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等
我国OID应用在卫生、农业、商务、公安、交通、安监、大数据等领域。特别是国家密码密钥使用OID,党政机关电子证照OID作为唯一身份(电子病例纳入到国家卫健委对医院的绩效考核),数字经济方面各大数据局陆续建立OID节点
随着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医疗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各医院的异构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互需求凸现出来:在医疗信息化的初期,各大医院内部各部门、医院与医院之间通常各自独立建设本医院的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医院信息系统)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某些局部业务的功能需求,但不能形成数据层、应用层以及工作流程相关的协同工作,系统整合难度大,信息难以共享,带来了重复性医疗项目实施,加重了病人医疗负担,难以为病人提供全面、精细化的治疗服务。
致力于开发和研制医院数据信息传输协议及标准,用于各大医疗卫生机构及医用仪器、设备、电子文件的数据传输,进而降低医院信息系统互连的成本,提高医院信息系统之间数据信息共享的程度。HL7标准的研制促进了由管理为中心的HIS系统构建朝着以病人为中心的CIS(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 临床信息系统)转变,在提高病人就诊满意度的同时,也极大地解决了社会资源成本。目前采用HL7标准的机构不仅涉及到美国各大医疗服务机构、保险公司、医疗仪器、设备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同时也涉及到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德国、日本、荷兰、新西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HL7协议中规范了一系列制定结构和语义的CDA(Clinical Document Architecture,临床文档结构)文档标记标准。以一个典型的CDA文档为例: root=“2.16.840.1.113883.1.3”就使用了HL7组织定义的OID,其中2.16.840.1.113883为HL7在美国根节点(840)下所注册的OID,其注册标识“2.16.840.1.113883.1.3”代表的是文档使用的“HL7 Registrated RMIMS”模型。
研发了DICOM(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标准,以解决在不同地点、不同设备制造商、不同国家等复杂的网络环境下的医学图像存储和传输问题,可直接应用在RIS(Radioiogy information system放射学信息系统)和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中。DICOM是研究和开发具有网络连接功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新型医疗仪器的技术基础。医疗设施在朝着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同时,也在向着具有通信能力的遥控遥测和信息远程获取的网络功能发展,网络化的医疗仪器对医学信息系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Integrating the Healthcare Enterprise医疗信息集成规范,着眼于支持HL7、DICOM等现有成熟标准,定义各集成模型中的角色以及基于标准的事务,致力于提高医疗产品互操作性和集成性的标准化解决方案,为异构信息系统间的工作流集成提供了技术框架和规范。
通过网络连接,实现不同硬件环境、操作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成为发展趋势,逐步改变着现有的医疗服务模式。为实现以病人为目标导向,与病人相关的电子病历、电子帐单、医疗影像信息、主治医生、治疗药物、医疗器械设施等信息资源能够通畅地被各大医院所共享,进而实现各医疗机构对病人病况的全面掌握和精准的医疗资源匹配。因此,必要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医疗卫生领域的各类对象进行唯一标识,以保证该对象在各类信息系统中被精准定位和正确地信息处理。
OID(Object Identifier,对象标识符)是ISO/IEC和ITU国际三大最权威标准组织共同推动的标识体系,用于标识“通信和信息处理世界中的任何事物”,是与对象相关联的用来无歧义地标识对象的全局唯一的值,保证对象在通信或信息处理中正确地定位和管理。覆盖电子医疗、网络设备管理、信息安全等众多行业领域,逐步成为事实上互联网世界中各类信息处理对象的“唯一身份证”,作为HL7、DICOM、IHE的唯一标识。
是一个由欧盟、美国和日本三方政府监管机构于1990年共同发起的国际组织。其目的是通过技术要求的国际协调,提高公众健康水平,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和高质量。截至2024年5月,ICH包括21名成员和37名观察员,涵盖了全球主要的制药国家和地区。中国国家药监局自2017年起成为ICH的正式成员,并在2018年当选为ICH管理委员会成
对象标识符(OID)是用于标识对象的结构。在IT标准上下文中,OID是全局唯一标识符。ICH M2 EWG与开发此标准的E2B EWG/IWG合作,为每个必需的代码列表或命名空间分配了OID值。这些OID提供了所用代码列表的明确标识,始终引用不同的对象
创建于1994年,是Web技术领域具有权威和影响力的国际中立性技术标准机构。为了扩大Web技术的全球影响力,1995年W3C在欧洲设立W3C/ERCI总部,1996年在日本设立W3C/Keio总部。2013年1月,W3C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立W3C/Beihang总部。
其标准活动涉及:HTML、CSS、SVG、Ajax、WebApps、RDF、SPARQL、OWL、SKOS、XML以及URIs,HTTP协议等。OID作为网络世界中的唯一身份标识
OID标识体系在数字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通过映射、关联数据等环节完成数字空间与经济实体的联通,是数字社会由自动化升级为智能、智慧化的基础。OID标识体系在各省大数据局开始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获得了国家OID注册中心的授权,成为全国首个数据要素登记OID节点,推动了数据流通交易的发展。未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OID标识体系将继续在数据确权、流通、分配和治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省大数据局关于印发贵州省数据要素登记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鼓励有条件的市州数据管理部门申请数据要素登记OID子节点,组织本行政区域内的登记主体开展数据要素登记活动。登记服务机构,建设和维护数据要素登记OID服务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电子文件是业务活动形成的电子记录,是国家和社会的战略性信息资源,是政府管理、经济运行、社会运转和历史传承的重要基础支撑。证照是由机构颁发的、声明权利的凭证,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2016年起,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国家标准委、发展改革会、工信部等部门开展研制作。电子证照作为最重要的电子文件,在政务服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标识被管理对象是进行科学有效管理的前提,OID用于为每个电子证照分配唯一“身份号码”。
GB/T 36901《电子证照 总体技术架构》、GB/T 36902《电子证照 目录信息规范》、GB/T 36903《
电子证照 元数据规范》、GB/T 36904《电子证照 标识规范》、GB/T 36905《电子证照 文件技术要
求》、GB/T 36906《电子证照 共享服务接口规范》。
目前,已纳入国家卫健委对专业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范围;同时涉及该体系的部门包括: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